2022年全球芯片短缺仍未缓解,芯片厂商为何不扩大产能?
发表时间: 2022-06-10      阅读次数:     字体:【

说到芯片,这两年我们听得最多一个词就是“缺芯”。

自2020年以来,芯片荒席卷全球,芯片供需严重失衡,市面上陷入长期的缺货状态。芯片价格集体上涨,一些芯片从单价几十元上涨至数千、上万元,甚至有价无货,一芯难求。

虽然全球芯片荒已经持续了两年多,但“缺芯”至今仍未缓解,反倒愈演愈烈。这场史无前例的全球缺芯潮,将小小的芯片推到聚光灯下,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芯片不只是手机、电脑、汽车中的精密部件,而是所有高科技产品的心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高盛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有多达169个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芯片短缺的影响。除了汽车和电子产品这两大领域之外,钢铁、混凝土、空调、啤酒、肥皂等制造业,均在受影响的范围内。可以说,全球芯片短缺,正在成为制约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以汽车行业为例,生产一辆电动汽车需要1000多个芯片,即使是最基本的汽油动力汽车也要100多个芯片,制造商没有足够的芯片,被迫停产,这抑制了许多国家的经济复苏。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年,全球汽车市场减产了1050万辆汽车,汽车行业收入损失了数十亿美元。

再比如,我们购买的智能电视也好,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也好,遇到了缺货而交付延迟或被动涨价的问题,原因无一例外都是因为缺芯。由此可见,“缺芯”问题影响之大。

那么,2022年全球芯片短缺仍未缓解,芯片厂商为何不扩大产能呢?

其实,所谓的“芯片短缺”,不是指低端芯片,而是高端芯片,比如14nm、7nm、5nm等。高端芯片制造门槛非常高,目前在高端芯片领域,全球的主要产能都在台积电和三星,也只有这两家能制造7nm及5nm的芯片。

此外,芯片扩大产能也不是想象般那么简单。一是芯片行业投入巨大,一条产线往往需要二三百亿美元;二是投资周期长,由于不确定目前激增的需求是否会持续下去,许多芯片厂商对于扩大产能相对谨慎;三是产能调配慢,后端的产能调配大约需要半年时间,远水解不了近渴。

不过好消息是,由于全球缺芯的问题尚未有效缓解,英特尔、台积电、三星以及中芯国际等半导体巨头纷纷宣布注资扩建芯片产能和建设晶圆生产线。再加之全球投资机构对芯片半导体领域持续聚焦,目前全球已掀起千亿级芯片扩产大战。

但从芯片验证到生产线调试再到芯片交付都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预计需要到2023年才能大规模交付用于缓解危机。

 
上一篇:芯片短缺,汽车电子概念走势活跃,中瓷电子中国汽研等涨停
下一篇:大众联手半导体厂商开发汽车芯片 应对供应链短缺